目錄
一、經貿政策
1. 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建會70周年大會暨全球貿易投資促進峰會上發表視頻致辭
2. 李克強主持召開穩增長穩市場主體保就業座談會
3. 《全球貿易投資促進峰會北京倡議》發布
4. 著力打造數字經濟創新發展新高地 為扛起新使命譜寫新篇章增添強大新動能
5. 全省促進外貿外資平穩發展電視電話會議召開
二、經貿資訊
1. 1至4月全國實際使用外資同比增長20.5%
2. 今年一季度我國海洋經濟總量達2萬億元
3. 我國貿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不斷提升
4. 我國簽署的自貿協定數量十年增長近一倍
5. 4月末廣義貨幣增長10.5%——金融靠前發力支持實體經濟
6. 十年來稅務部門辦理新增減稅降費8.8萬億元
7. 今年新的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實施以來 為企業減負擔增現金流超1.6萬億元
8. 4月份我國跨境資金流動延續凈流入
9. 人民幣在SDR籃子貨幣中權重上調至12.28%
10. 我國全球創新指數排名十年上升22位 是唯一持續快速上升的國家
11. 中歐班列連續24個月單月開行千列以上
12. 11部門部署開展“攜手行動”促進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
13. 海關出臺十條措施促進外貿保穩提質
14. 上海海關將為重點產業開通全產業鏈“綠色通道”
15. 前4月江蘇外貿進出口增長7.1%
16. 前四月江蘇實際使用外資規模保持全國第一
17. 江蘇首列“鐵快通”中歐班列出境
18. 穩外貿促提質 “南京海關18條”發布
19. 總投資超10.6億美元,7個外資項目落地南京
20. 前4個月無錫吸引外資逆勢上揚
21. 鎮江前4月外貿總值增幅全省第三
22. 南通出臺民營經濟提升計劃
23. 歐盟下調今明兩年經濟增長預期
24. 日本國會通過經濟安全保障法
25. 印度宣布禁止小麥出口
26. 西班牙推動發展循環經濟
一、經貿政策
1. 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建會70周年大會暨全球貿易投資促進峰會上發表視頻致辭
5月18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建會70周年大會暨全球貿易投資促進峰會上發表視頻致辭。
習近平指出,中國貿促會1952年成立以來,立足中國、面向世界,為拉緊中外企業利益紐帶、推動國際經貿往來、促進國家關系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中國貿促會70年的歷程,是中國不斷擴大對外開放的重要體現,也是各國企業共享發展機遇、實現互利共贏的重要見證。
習近平強調,當前,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交織,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世界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各國工商界對和平發展的期盼更加殷切,對公平正義的呼聲更加強烈,對合作共贏的追求更加迫切。習近平提出4點建議:
第一,聚力戰勝疫情。新冠肺炎疫情反復延宕,給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帶來嚴重威脅,給世界經濟發展帶來嚴重影響。要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積極開展疫苗研發、生產、分配國際合作,加強全球公共衛生治理,共筑多重抗疫防線,推動建設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
第二,重振貿易投資。要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加強各國宏觀經濟政策協調。全面推進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推動世界經濟動力轉換、方式轉變、結構調整,使世界經濟走上長期健康穩定發展軌道。要支持以世界貿易組織為核心的多邊貿易體制,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做大合作蛋糕,讓發展成果更好惠及各國人民。
第三,堅持創新驅動。要挖掘創新增長潛力,共同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在充分參與、凝聚共識的基礎上制定規則,為科技發展打造開放、公平、公正、非歧視的環境。要深化創新交流合作,推動科技同經濟深度融合,加強創新成果共享,努力打破制約知識、技術、人才等創新要素流動的壁壘。
第四,完善全球治理。要堅持真正的多邊主義,踐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動員全球資源,應對全球挑戰,促進全球發展。要堅持對話而不對抗、拆墻而不筑墻、融合而不脫鉤、包容而不排他,以公平正義為理念引領全球治理體系變革。
習近平強調,中國擴大高水平開放的決心不會變,中國開放的大門只會越開越大。中國將持續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高水平實施《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推動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為全球工商界提供更多市場機遇、投資機遇、增長機遇。讓我們攜起手來,堅持和平、發展、合作、共贏,共同解決當前世界經濟以及國際貿易和投資面臨的問題,一起走向更加美好的未來。
2. 李克強主持召開穩增長穩市場主體保就業座談會
5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云南主持召開座談會,研究部署進一步穩增長穩市場主體保就業。
李克強說,今年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各方面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部署,為穩經濟做了大量工作,成果來之不易。頭兩個月經濟運行平穩,但受新一輪疫情、國際局勢變化等超預期因素影響,3月份以來特別是4月份部分經濟指標明顯轉弱,一些重點地區更為突出,物流不暢,部分行業和企業困難加劇,經濟新的下行壓力進一步加大。我們要堅定信心,看到我國仍有1.5億多戶市場主體、有很強的韌性,當前物價總體平穩,我們一直堅持不搞大水漫灌,即使2020年疫情沖擊最嚴重時也沒超發貨幣,應對新挑戰仍有政策空間。要正視困難、應對沖擊,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果斷作為,加大宏觀政策調節。已出臺政策要盡快落實到位,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政府工作報告》確定的政策上半年基本實施完畢;各地區各部門要增強緊迫感,挖掘政策潛力,看得準的新舉措能用盡用,5月份能出盡出,確保上半年和全年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努力使經濟較快回歸正常軌道。
李克強說,要堅持用改革的辦法解決前進中的困難,著力通過穩市場主體來穩增長保就業?;久裆?,落實落細留抵退稅減稅等組合式紓困政策,讓政策速享盡享。更加突出就業優先,著力支持市場主體穩崗,失業保險穩崗返還、留工補助、留工培訓等政策要加大力度。引導金融機構對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貸款緩交利息。加大雙創支持力度,強化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服務,面向農民工擴大以工代賑。
李克強說,要繼續做好穩經濟各項重點工作。確保糧食穩產和能源穩定供應,夯實穩物價和保障發展的基礎。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進一步暢通大動脈和微循環,打通物流和產業上下游銜接堵點,維護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推動國企提升核心競爭力,以有效舉措增強民企發展壯大的信心。支持平臺經濟、數字經濟合法合規境內外上市融資,打造穩定透明、公平競爭、激勵創新的制度規則和營商環境。城鎮化是必然趨勢,要穩地價穩房價,支持居民合理住房需求,保持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促進消費和有效投資,做好擴大開放、穩外貿穩外資工作。
李克強說,要發揮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各地在穩市場主體保就業上有很多辦法可用,要創造性工作。各部門要支持幫助地方解決困難和問題,形成穩經濟合力。
3. 《全球貿易投資促進峰會北京倡議》發布
慶祝中國貿促會建會70周年大會暨全球貿易投資促進峰會18日在北京舉行。中國貿促會代表與會工商界發布了《全球貿易投資促進峰會北京倡議》。
倡議提出了共同應對疫情挑戰、促進世界經濟企穩復蘇、攜手聚力跨越發展鴻溝、積極推進創新、推動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等方面內容。
倡議呼吁,維護和促進全球團結合作,反對將疫情政治化,進一步提振戰勝疫情的信心與決心,全面深化在衛生健康領域的合作,保證發展中國家能夠以公正、公平、快速、團結、可負擔的方式獲取這些全球公共產品,為彌合“免疫鴻溝”、守護生命健康作出積極努力。
倡議指出,要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共同維護以世界貿易組織為核心的多邊貿易體制,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方向發展;推動各國政府加強政策協同,推進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保障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暢通。
倡議強調,堅持行動導向,努力創造真正公平和包容的環境;促進公私部門合作,幫助最不發達國家和中小微企業充分融入全球價值鏈;加強人力資源交流合作,幫助發展中國家勞動者提升必要的工作能力和素質。
倡議還提出,堅持創新驅動,充分發揮技術和創新在全球復蘇和可持續發展中的關鍵推動作用;大力推進經濟、能源、產業結構綠色升級,發展循環經濟,讓良好生態環境成為全球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支撐。
4.著力打造數字經濟創新發展新高地 為扛起新使命譜寫新篇章增添強大新動能
5月17日,全省數字經濟發展推進會議召開。省委書記吳政隆出席會議并講話,他強調,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發展數字經濟的重要論述,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堅持把數字經濟作為江蘇轉型發展的關鍵增量,建設網絡強省、數字江蘇、智慧江蘇,著力打造全國數字經濟創新發展新高地,為江蘇高質量發展插上數字化“翅膀”,為扛起新使命、譜寫新篇章增添強大新動能。
吳政隆指出,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發展數字經濟的重要論述,為我們推動數字經濟健康發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要深入學習領會、堅決貫徹落實,胸懷“兩個大局”、牢記“國之大者”,深刻認識發展數字經濟是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途徑,是促進產業轉型升級、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引擎,是服務保障民生、促進社會治理現代化的重要舉措,是加快科技產業變革、構筑現代化建設新優勢的關鍵力量,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鍛長板、補短板,更有力地推動我省數字經濟發展走在前列、形成優勢。
吳政隆強調,要聚焦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著力打造全國數字經濟創新發展新高地。要深入推進產業數字化,加快推動傳統產業全鏈條數字化轉型、工業互聯網建設和產業園區數字化轉型,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制造業基地。要加快推動數字產業化,大力發展集成電路、新型顯示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推動物聯網發展取得更大突破,促進平臺經濟規范健康發展,打造世界級數字產業集群。要立足國家“東數西算”工程布局超前部署,加快建設新型數字基礎設施,大力推動傳統基礎設施智慧升級,積極參與和推動“數字長三角”建設,打造經濟社會發展的信息“大動脈”。要不斷提升數字化治理服務水平,積極推進公共服務數字化,全面加強城市數字化治理,加快推進數字鄉村建設,“鍵對鍵”與“面對面”相結合,解決好群眾和市場主體急難愁盼。要全面筑牢數字安全屏障,提升網絡安全防護能力,構建完善的數據安全保障體系。
吳政隆指出,推動數字經濟發展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必須構建全方位推進體系。要抓好創新驅動這個根本動力、應用牽引這個“牛鼻子”、數字人才這個關鍵“因子”、數字生態這個基礎支撐,更好賦能經濟發展,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要加強組織領導,健全完善推進機制,各級領導干部要提高數字經濟思維能力和專業素質,履職盡責、奮發有為,充分激發全社會創新創造活力,不斷開創數字江蘇建設的美好未來。
吳政隆強調,各地各部門要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落細落實“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重大要求,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發展和安全,在大戰大考中向黨中央、向全省人民交上一份合格答卷。
許昆林在主持講話時指出,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發展數字經濟的重要論述,認真落實省委部署要求,聚焦發展目標抓落實,深入實施數字核心產業加速行動,培育高能級平臺,構筑引才聚才強磁場,打造數字經濟高地;聚焦“智改數轉”抓落實,典型示范、數字賦能,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突出改革創新抓落實,加快激活數據要素、數字科技創新、業態模式創新,實現關鍵領域率先突破;強化基礎支撐抓落實,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拓展豐富應用場景,守牢數字安全底線;加快數字政府建設,提高專業本領,優化發展生態,推動我省數字經濟強省建設取得新成效。
5.全省促進外貿外資平穩發展電視電話會議召開
5月13日,省政府召開全省促進外貿外資平穩發展電視電話會議,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穩外貿穩外資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認真落實全國促進外貿外資平穩發展電視電話會議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研究部署穩外貿穩外資重點工作。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費高云出席會議并講話。
會議要求,要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堅持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切實增強做好穩外貿穩外資工作的責任感緊迫感,堅定信心、積極應對,提高工作的前瞻性、創造性、精準性,確保全省外貿外資平穩發展。要全力服務外貿外資企業,助力企業保訂單拓市場,推動外資穩存量促增量,加強對企業針對性幫扶,支持企業解難題渡難關。要打通產業鏈供應鏈堵點卡點,加強跨區域協調,挖掘運輸潛力,保障企業物流暢通,促進產業鏈供應鏈穩定。要提升外貿外資發展質效,推動外貿業態模式創新,支持內外貿一體化發展,優化利用外資結構,擴大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利用外資。要更好發揮開發區穩外貿穩外資主陣地作用,增強自貿試驗區示范引領、輻射帶動效應。要加強和完善外貿外資服務保障機制,健全常態化政企溝通渠道,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一流營商環境。要加強統籌協調,狠抓政策落地見效,強化工作機制,壓緊壓實責任,全力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為服務全國發展大局作出應有貢獻。
二、經貿資訊
1. 1至4月全國實際使用外資同比增長20.5%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束玨婷5月12日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今年1至4月,全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4786.1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0.5%。
2. 今年一季度我國海洋經濟總量達2萬億元
近日,記者從自然資源部獲悉:今年一季度,我國海洋經濟總量達2萬億元,同比增長4.1%,主要指標處于合理區間,海洋經濟開局總體平穩。
3. 我國貿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不斷提升
最新數據顯示,在一系列貿易便利化舉措推動下,我國貨物通關效率不斷提高。進口商品整體通關時間從2017年的4天左右,壓縮到現在不到1天半;出口貨物整體通關時間從2017年的12個小時左右,壓縮到現在約1.2個小時。
與此同時,我國不斷暢通國際物流通道,中歐班列單月開行量連續24個月保持千列以上。不久前,中緬印國際聯運班列在重慶首發,西部陸海新通道首次開辟直通印度洋的新線路。目前,西部陸海新通道物流網絡已拓展至全球107個國家和地區的316個港口。
通關效率在提升,關稅水平也在逐漸下降。目前,我國關稅總水平為7.4%,低于9.8%的入世承諾。對標國際高水平自貿規則,我國已與26個國家和地區簽署了19個自由貿易協定,2012年以來簽署的9個自由貿易協定中,大部分自貿協定,關稅為零的商品比例達到了90%以上。
4. 我國簽署的自貿協定數量十年增長近一倍
商務部數據顯示,同十年前相比,我國簽署的自貿協定數增長了近一倍,在質量上也展現了很多新特點。
2012年以來,我國對外簽署了9個新的自貿協定,大部分商定的關稅為零的商品比例達到了90%以上,有的達到了97%。
5. 4月末廣義貨幣增長10.5%——金融靠前發力支持實體經濟
5月13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的金融統計數據顯示,4月末,廣義貨幣(M2)余額249.97萬億元,同比增長10.5%,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8個和2.4個百分點。4月份,人民幣貸款增加6454億元,同比少增8231億元;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9102億元,比上年同期少9468億元。
6. 十年來稅務部門辦理新增減稅降費8.8萬億元
國家稅務總局副局長王道樹5月17日介紹,十年來,稅務部門辦理新增減稅降費累計8.8萬億元,我國宏觀稅負從2012年的18.7%降至2021年的15.1%。
7. 今年新的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實施以來 為企業減負擔增現金流超1.6萬億元
今年,我國實施新的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國家稅務總局數據顯示,截至5月16日,已累計為企業減輕稅費負擔和增加現金流超1.6萬億元,特別是為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紓困解難,提振了市場主體信心。
8. 4月份我國跨境資金流動延續凈流入
國家外匯管理局5月17日發布的數據顯示,4月份銀行結售匯順差190億美元,與一季度月均水平相當;非銀行部門涉外收支順差162億美元,環比增長57%。
9. 人民幣在SDR籃子貨幣中權重上調至12.28%
近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執董會在完成五年一次的特別提款權(SDR)定值審查后一致決定,維持現有SDR籃子貨幣構成不變,并將人民幣權重由10.92%上調至12.28%,將美元權重由41.73%上調至43.38%,同時將歐元、日元和英鎊權重分別下調,人民幣權重仍保持第三位。新的SDR貨幣籃子在今年8月1日正式生效。此次審查是2016年人民幣成為SDR籃子貨幣以來的首次審查。
10. 我國全球創新指數排名十年上升22位 是唯一持續快速上升的國家
從5月12日舉行的“中國這十年”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2021年我國全社會研發經費是2012年的2.7倍,基礎研究經費是2012年的3.4倍。我國全球創新指數排名十年上升了22位,是世界各國中唯一持續快速上升的國家。
11. 中歐班列連續24個月單月開行千列以上
國家發展改革委新聞發言人孟瑋在5月17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介紹,4月份,中歐班列通道暢通、運行平穩,全月開行1170列,較3月份增加36列,環比增長3%,總體呈現“穩中有升”的發展態勢。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中歐班列已連續24個月單月開行千列以上,展現出強大發展韌性,對保障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發揮重要作用。
12. 11部門部署開展“攜手行動”促進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
從工業和信息化部獲悉,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科技部等11個部門近日聯合印發《關于開展“攜手行動”促進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2022-2025年)的通知》,明確將通過部門聯動、上下推動、市場帶動,促進大中小企業創新鏈、產業鏈、供應鏈、數據鏈、資金鏈、服務鏈、人才鏈全面融通,著力構建大中小企業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的企業發展生態。
13. 海關出臺十條措施促進外貿保穩提質
海關總署日前出臺十條措施,在加強口岸外防輸入、落實疫情防控責任的同時,促進外貿保穩提質。
14. 上海海關將為重點產業開通全產業鏈“綠色通道”
在5月18日舉行的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上,上海海關副關長柳波宣布,上海海關將為集成電路、生物醫藥、汽車制造等重點產業開通全產業鏈“綠色通道”,將相關便利化措施的惠及范圍從重點企業擴大至產業鏈供應鏈上下游,商品覆蓋面從制成品擴大至原材料、中間品及相關制造設備。
15. 前4月江蘇外貿進出口增長7.1%
據南京海關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前4個月江蘇省外貿進出口總值1.66萬億元,同比增長7.1%,占全國進出口總值的13.2%。其中,出口1.02萬億元,增長6.8%;進口6363.6億元,增長7.6%。
貿易結構持續優化。前4個月,江蘇省一般貿易進出口9317.3億元,增長7.8%,占比較去年同期提升0.4個百分點至56.2%。同期,加工貿易和保稅物流分別進出口5331.1億元和1772.4億元,分別增長6.6%和6.4%,分別占32.2%和10.7%。
貿易伙伴更加多元。前4個月,江蘇省對歐盟、東盟、美國、韓國分別進出口2481.3億元、2412.5億元、2128.1億元、1897億元,分別增長5.4%、8.3%、2.6%、18%。同期,江蘇省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4313.8億元,增長9.7%,較江蘇省整體增速高2.6個百分點。
外貿內生動力不斷增強。前4個月,江蘇省民營企業進出口6156.5億元,增長10.4%,占37.1%,較去年同期提升1.1個百分點。外商投資企業進出口8849.1億元,增長3.8%,占53.4%;國有企業1575.1億元,增長14.6%,占9.5%。
機電產品、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保持增長。前4個月,江蘇省機電產品出口6802.4億元,增長5.9%,占出口總值的66.6%。其中,集成電路、太陽能電池、手機分別出口850.5億元、325.3億元、266.6億元,分別增長21.5%、79%、83.2%。同期,出口勞動密集型產品1472.8億元,增長1.6%,占出口總值的14.4%。其中,出口紡織服裝980.4億元,增長6.1%。此外,出口基本有機化學品378.9億元,增長28.9%;出口鋼材265.1億元,增長6.1%。
16. 前四月江蘇實際使用外資規模保持全國第一
5月13日,全省促進外貿外資平穩發展電視電話會議召開。全省實際使用外資159.3億美元,同比增長41.5%,占全國比重21.4%,規模保持全國第一。
17. 江蘇首列“鐵快通”中歐班列出境
5月17日,在南京海關所屬徐州海關監管下,一列滿載徐工集團挖掘機、壓路機、銑刨機等工程機械,貨值約420萬美元的中歐班列從霍爾果斯國境口岸順利出境,將于4天后到達目的地烏茲別克斯坦,這是江蘇首列“鐵快通”中歐班列。
18. 穩外貿促提質 “南京海關18條”發布
5月16日,南京海關根據海關總署《關于促進外貿保穩提質的十條措施》(以下簡稱《措施》),結合江蘇外貿實際,推出18項促進外貿保穩提質措施,圍繞保障重點區域產業鏈供應鏈循環暢通、加快企業急需貨物通關、提高進出境物流效率等十個方面,全力以赴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
19. 總投資超10.6億美元,7個外資項目落地南京
5月16日,在江蘇省外資項目“云簽約”暨外資總部企業“云授牌”活動南京市分會場,7個外資項目簽約落地,涉及智能電網、智能制造、新材料、生物醫藥等重點產業,投資總額超10.6億美元。
20. 前4個月無錫吸引外資逆勢上揚
今年前4個月,無錫實際使用外資15.3億美元,同比增長34.1%;至4月底新批協議注冊外資3000萬美元以上重大外資項目17個,單體注冊外資1.5億美元,增長37.6%。
21. 鎮江前4月外貿總值增幅全省第三
從鎮江海關獲悉,今年1至4月,全市外貿進出口總額為305.3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6.6%,增幅列全省第3位。
22. 南通出臺民營經濟提升計劃
在第七個“南通企業家日”到來前夕,《南通市民營經濟“兩個健康”提升三年行動計劃(2022-2024年)》(以下簡稱《計劃》)出臺,計劃到2024年,南通民營經濟增加值、民營經濟稅收、民間投資年均增長10 %,市場主體達到130萬家,其中百億民營企業達到20家以上,助推民營企業不斷實現突破。
23. 歐盟下調今明兩年經濟增長預期
歐盟委員會5月16日發布2022年春季經濟展望報告說,由于俄烏沖突影響,該委員會決定下調今明兩年歐盟經濟增長預期。
報告預計,2022年和2023年歐盟經濟將分別增長2.7%和2.3%,低于今年2月冬季展望報告中預測的4%和2.8%。
24. 日本國會通過經濟安全保障法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力推的《經濟安全保障推進法案》5月11日獲國會參議院批準。由于該法案上月已獲眾議院審議通過,參議院的批準意味著日本經濟安保法得以成立。
該法案主要包含強化供應鏈韌性、加強關鍵基礎設施審查、敏感專利非公開化、官民協作強化尖端技術研發等四大內容。
25. 印度宣布禁止小麥出口
印度政府5月13日晚簽發命令,宣布立即禁止小麥出口。據當地媒體報道,印度近期遭遇了嚴重熱浪以及國內食品(尤其是谷物)價格急劇上漲等問題,官方希望通過禁止小麥出口來平抑食品價格。此外,印度預計國內小麥產量會面臨大幅下跌。
26. 西班牙推動發展循環經濟
近日,西班牙政府制定的《廢棄物與土地污染法》正式生效,首次從行政、稅收等多領域對廢棄物進行綜合監管。該法旨在推動生產和消費方式革新,盡可能減少廢棄物的產生,更好推動循環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