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一、經貿政策
1. 習近平出席金磚國家工商論壇開幕式并發表主旨演講
2. 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二十六次會議 強調加快構建數據基礎制度等
3. 《金磚國家工商界北京倡議》發布 為推動全球經濟復蘇凝聚力量
二、經貿資訊
1. 2022年金磚國家工商論壇在京舉行
2. 前5個月我國承接服務外包合同額同比增長11.9%
3. 前5個月我國與其他金磚國家進出口同比增長12.1%
4. 2021年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專利布局雙向增長
5. 2021年中國與金磚國家貿易同比增39.2%
6. 第五屆進博會已簽約世界500強和行業龍頭企業260家
7. 央行發文支持外貿新業態跨境人民幣結算
8. 研究報告顯示跨國公司仍將中國視為重要投資目的地
9. 我省工業增加值十年增加2萬億元,年均增長6.8%
10. 超4萬億元!江蘇數字經濟規模位居全國第二
11. 推動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 我省40項措施激勵各地真
抓實干
12. 江蘇16條舉措促進老字號創新發展
13. 江蘇3家企業入圍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全球獎
14. 中江國際集團承建贊比亞項目竣工交付 講好共建“一帶
一路”江蘇故事
15. 南京“十五條”促進工業經濟平穩增長
16. 南高齒風電齒輪箱市占率連續9年全球第一
17. 無錫至大阪國際貨運航線開通
18. 無錫“小電動”連年出口增長超30%
19. 前5月鎮江外貿進出口同比增長30.6%
20. 前5月蘇州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新增對外投資項目
41個
21. 江蘇蘇州:走出外資外貿“舒適區” 交出外向型經濟“答
卷”
22. 192.6億美元!張家港外貿“成績單”亮眼
23. 世貿組織達成新冠疫苗知識產權豁免決定,中國作出重
要貢獻
24. 俄羅斯超過沙特成中國最大原油供應國 5月進口量同比
增長55%
25. 2021年非洲吸收外國直接投資流量創歷史新高 達830
億美元
一、經貿政策
1. 習近平出席金磚國家工商論壇開幕式并發表主旨演講
6月22日晚,國家主席習近平以視頻方式出席金磚國家工商論壇開幕式并發表題為《把握時代潮流締造光明未來》的主旨演講。
習近平指出,當前,世界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交織,各種安全挑戰層出不窮,世界經濟復蘇步履維艱,全球發展遭遇嚴重挫折。世界向何處去?和平還是戰爭?發展還是衰退?開放還是封閉?合作還是對抗?是擺在我們面前的時代之問。
習近平強調,歷史長河時而風平浪靜,時而波濤洶涌,但總會奔涌向前。盡管國際形勢風云變幻,但開放發展的歷史大勢不會變,攜手合作、共迎挑戰的愿望也不會變。我們要不畏浮云遮望眼,準確認識歷史發展規律,不為一時一事所惑,不為風險所懼,勇敢面對挑戰,向著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目標勇毅前行。
第一,我們要團結協作,共同維護世界和平穩定。慘痛的歷史表明,霸權主義、集團政治、陣營對抗不會帶來和平安全,只會導致戰爭沖突。迷信實力地位,擴張軍事聯盟,以犧牲別國安全謀求自身安全,必然會陷入安全困境。只有人人都珍愛和平、維護和平,只有人人都記取戰爭的慘痛教訓,和平才有希望。我們要不忘聯合國憲章初心,牢記守護和平使命。不久前,我提出全球安全倡議,倡導各國堅持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觀;堅持尊重各國主權、領土完整;堅持遵守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堅持重視各國合理安全關切;堅持通過對話協商以和平方式解決國家間的分歧與爭端;堅持統籌維護傳統領域和非傳統領域安全。國際社會要摒棄零和博弈,共同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構建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系,樹立休戚相關、安危與共的共同體意識,讓和平的陽光照亮世界。
第二,我們要守望相助,共同促進全球可持續發展。當前,全球發展進程遭受嚴重沖擊。全球將近70個國家的12億人口面臨疫情、糧食、能源、債務危機,全球過去數十年減貧成果可能付諸東流。去年,我提出了全球發展倡議,呼吁圍繞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推動構建團結、平等、均衡、普惠的全球發展伙伴關系,全面推進減貧、衛生、教育、數字互聯互通、工業化等領域合作。要加強糧食、能源合作,提高糧食和能源安全保障水平。要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機遇,促進創新要素全球流動,幫助發展中國家加快數字經濟發展和綠色轉型。要積極開展抗疫合作,向發展中國家提供更多抗疫藥物,爭取早日戰勝疫情。要堅持以人民之心為心、以天下之利為利,推動全球發展邁向新時代,造福各國人民。
第三,我們要同舟共濟,共同實現合作共贏。當前,一些重要產業鏈供應鏈遭到人為干擾,全球通貨膨脹居高不下,國際金融市場持續動蕩,世界經濟復蘇勢頭不斷走弱。大家都在擔心,世界經濟會不會陷入危機的泥潭。在這個關鍵時刻,只有堅持同舟共濟、團結合作,才能戰勝經濟危機。要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加強宏觀經濟政策協調。主要發達國家要采取負責任的經濟政策,避免政策負面效應外溢,避免給發展中國家造成嚴重沖擊。事實一再證明,制裁是“回旋鏢”、“雙刃劍”,把世界經濟政治化、工具化、武器化,利用國際金融貨幣體系的主導地位肆意制裁,終將損人害己,使世界人民遭殃。
第四,我們要包容并蓄,共同擴大開放融合。一段時間以來,經濟全球化遭遇“逆風逆流”。國際社會普遍擔憂世界經濟分裂為相互隔絕的區域。經濟全球化是生產力發展的客觀要求和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開歷史倒車,企圖堵別人的路,最終只會堵死自己的路。要堅持開放包容,拆除一切阻礙生產力發展的藩籬,引導推動全球化健康發展,讓資金和技術自由流動,讓創新和智慧充分涌現,匯聚世界經濟增長合力。要維護以世界貿易組織為核心的多邊貿易體制,消除貿易、投資、技術壁壘,推動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要堅持共商共建共享,加強全球經濟治理,增加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代表性和發言權,確保各國權利平等、規則平等、機會平等。
習近平強調,今年以來,面對復雜嚴峻的國內外發展環境,中國堅持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最大程度保護人民生命健康,也最大程度穩住了經濟社會發展基本盤。中國將加大宏觀政策調節力度,采取更加有效的舉措,努力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下半年,我們將召開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描繪下一個階段中國發展藍圖。中國將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積極構建新發展格局,努力實現高質量發展。中國將繼續提高對外開放水平,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持續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熱忱歡迎大家在中國投資興業,加強經貿合作,共享發展機遇。
習近平指出,金磚合作機制是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合作的重要平臺。當前,金磚合作進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希望企業家們發揚堅韌不拔、勇立潮頭的精神,做開放發展的推動者、創新發展的領軍者、共享發展的踐行者,給金磚合作加油加力,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只要我們高揚互利共贏之帆、把穩團結合作之舵,金磚國家這艘大船就一定能夠乘風破浪,駛向更加光明美好的彼岸。
2. 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二十六次會議 強調加快構建數據基礎制度等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主任習近平6月22日下午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二十六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構建數據基礎制度更好發揮數據要素作用的意見》等。
習近平在主持會議時強調,數據基礎制度建設事關國家發展和安全大局,要維護國家數據安全,保護個人信息和商業秘密,促進數據高效流通使用、賦能實體經濟,統籌推進數據產權、流通交易、收益分配、安全治理,加快構建數據基礎制度體系。
會議指出,數據作為新型生產要素,是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的基礎,已快速融入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和社會服務管理等各個環節,深刻改變著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社會治理方式。我國具有數據規模和數據應用優勢,我們推動出臺數據安全法、個人信息保護法等法律法規,積極探索推進數據要素市場化,加快構建以數據為關鍵要素的數字經濟,取得了積極進展。要建立數據產權制度,推進公共數據、企業數據、個人數據分類分級確權授權使用,建立數據資源持有權、數據加工使用權、數據產品經營權等分置的產權運行機制,健全數據要素權益保護制度。要建立合規高效的數據要素流通和交易制度,完善數據全流程合規和監管規則體系,建設規范的數據交易市場。要完善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機制,更好發揮政府在數據要素收益分配中的引導調節作用,建立體現效率、促進公平的數據要素收益分配制度。要把安全貫穿數據治理全過程,守住安全底線,明確監管紅線,加強重點領域執法司法,把必須管住的堅決管到位。要構建政府、企業、社會多方協同治理模式,強化分行業監管和跨行業協同監管,壓實企業數據安全責任。
3. 《金磚國家工商界北京倡議》發布 為推動全球經濟復蘇凝聚力量
2022年金磚國家工商論壇22日在京以線上線下方式舉行。來自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和南非五國工商界的代表,圍繞“深化金磚工商伙伴關系,共創全球發展美好未來”主題,就推動金磚國家合作展開了廣泛深入的交流,并共同發布了《金磚國家工商界北京倡議》。
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導致全球震蕩加劇,國際格局和全球治理體系加速調整,世界經濟復蘇面臨不確定性,國際社會對金磚國家在加強抗疫合作、促進經濟復蘇、維護和平穩定等方面給予了更多關注和期待。倡議提出,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是推動全球經濟復蘇的重要力量,支持開展全面、緊密、務實和包容的合作,并愿為此積極貢獻工商界力量。
倡議提出,團結應對挑戰,擴大疫情下的衛生健康合作。繼續加強金磚國家在檢測方法、治療、研發、疫苗生產與互認,針對新冠病毒新變種的疫苗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新冠疫苗接種和檢測證書(特別是用于國際旅行的證書)互認,傳統醫藥知識共享等領域的合作。
倡議提出,秉持開放理念,促進世界經濟復蘇。支持開放、透明、公平、包容、非歧視的、基于規則的多邊貿易體制;呼吁金磚國家加強在世界貿易組織中的溝通與合作,支持對世界貿易組織進行必要改革;倡議金磚國家加強貿易投資便利化合作,增強各自營商環境透明度,在電子商務、知識產權、服務貿易、中小微企業、經濟技術等方面深化交流與合作。
倡議提出,加快綠色轉型,推動全球可持續發展。強調多邊主義是應對氣候變化等全球性挑戰的重要路徑;呼吁考慮不同國情,在已有共識的基礎上,按照國家自主決定貢獻的制度安排,增強互信,加強合作,準確、平衡和全面實施《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及其《巴黎協定》;發展中國家需獲得實施手段支持以貢獻最大努力。
倡議提出,擁抱數字經濟,推進金磚國家新工業革命伙伴關系。加強政策溝通和政商學界對話,分享最佳實踐,加強合作,歡迎達成《金磚國家數字經濟伙伴關系框架》;大力推進數字化、智能化發展,改造升級傳統產業,推動制造業轉型;要充分釋放新一代信息技術潛力,對傳統產業尤其是制造業進行改造提升。
二、經貿資訊
1. 2022年金磚國家工商論壇在京舉行
6月22日晚,由中國貿促會主辦的2022年金磚國家工商論壇以線上線下相結合方式在京舉行。本次論壇主題是“深化金磚工商伙伴關系,共創全球發展美好未來”。
中國貿促會會長任鴻斌在論壇上代表金磚國家工商界發布《金磚國家工商界北京倡議》?!冻h》由金磚國家工商界充分溝通協商,達成廣泛共識,主要包括擴大疫情下的衛生健康合作、秉持開放理念、推動全球可持續發展、擁抱數字經濟、增強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工商界加強合作等方面倡議。
2. 前5個月我國承接服務外包合同額同比增長11.9%
商務部6月16日發布數據顯示,1至5月,我國企業承接服務外包合同額7266億元人民幣,執行額4663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1.9%和14.6%。以美元計,同比分別增長15.9%和18.7%。
3. 前5個月我國與其他金磚國家進出口同比增長12.1%
海關總署6月21日發布數據顯示,今年前5個月,我國與俄羅斯、巴西、印度、南非四個金磚國家雙邊貿易持續增長,進出口總值1.31萬億元,同比增長12.1%,高出同期我國外貿整體增速3.8個百分點。
4. 2021年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專利布局雙向增長
近日,國家知識產權局發布2021年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專利統計簡報。統計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企業在沿線國家專利申請公開量和授權量分別為8596件和4711件,同比分別增長29.4%和15.3%。沿線國家在華發明專利申請和授權分別為2.5萬件和1.6萬件,同比分別增長7.7%和18.1%。隨著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持續推進,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經貿往來日益密切,專利布局雙向增長。
5. 2021年中國與金磚國家貿易同比增39.2%
中國貿促會6月17日舉行的2022年金磚國家工商論壇專題新聞發布會上,中國國際商會秘書長孫曉表示,貿易和投資在金磚國家合作中居于重要地位。2021年中國與金磚國家雙邊貿易4904.2億美元,同比增長39.2%。金磚國家經貿合作仍有很大潛力可挖。
6. 第五屆進博會已簽約世界500強和行業龍頭企業260家
從6月21日在此間舉行的第五屆進博會籌備通報會暨簽約儀式上獲悉,第五屆進博會各項籌備工作穩步推進,企業展簽約面積占規劃面積比例達76%,已簽約的世界500強和行業龍頭企業達到260家。
7. 央行發文支持外貿新業態跨境人民幣結算
從中國人民銀行獲悉,人民銀行近日印發相關通知,進一步發揮跨境人民幣結算業務服務實體經濟、促進貿易投資便利化的作用,支持銀行和支付機構更好服務外貿新業態發展。
人民銀行印發的《關于支持外貿新業態跨境人民幣結算的通知》加大了對外貿新業態的支持力度,完善跨境電商等外貿新業態跨境人民幣業務相關政策。通知將支付機構跨境業務辦理范圍由貨物貿易、服務貿易拓寬至經常項下,明確了銀行、支付機構等相關業務主體展業和備案要求,還明確了業務真實性審核、反洗錢、反恐怖融資、反逃稅以及數據報送等要求,壓實銀行與支付機構展業責任,防控業務風險。
8. 研究報告顯示跨國公司仍將中國視為重要投資目的地
在青島舉行的第三屆跨國公司領導人青島峰會上,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發布研究報告《跨國公司在中國:全球供應鏈重塑中的再選擇》。報告指出,當前,盡管全球供應鏈進入新一輪重構,但中國仍是跨國公司全球投資的重要目的地。
9. 我省工業增加值十年增加2萬億元,年均增長6.8%
截至2021年,我省工業增加值十年增加2萬億元,年均增長6.8%。全省16個先進制造業集群規模占規上工業比重達到70%左右,高新技術企業超過3.7萬家,累計培育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129家,
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十年累計下降38%,規模以上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十年累計下降50%。
10. 超4萬億元!江蘇數字經濟規模位居全國第二
通過出臺《深入推進數字經濟發展的意見》,全力打造數字設施升級、數字創新引領、數字產業融合等六大工程,促進大數據發展等一系列政策舉措,江蘇加速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最新數據顯示,江蘇數字經濟規模超4萬億元,占GDP的比重超過40%,位居全國第二位,其中產業數字化規模超過2萬億元,主導地位進一步鞏固。
11. 推動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 我省40項措施激勵各地真抓實干
為更好激發全省各地擔當作為、干事創業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經省政府同意,省政府辦公廳對2021年推動高質量發展、做好“六穩”“六?!惫ぷ?,以及強化創新驅動發展、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強生態文明建設、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有關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實干、取得明顯成效的地方予以督查激勵,實施資金、項目、土地、改革先行先試等40項獎勵支持措施。20日,督查激勵情況正式發布。
12. 江蘇16條舉措促進老字號創新發展
6月17日,第四屆中國(江蘇)老字號博覽會在南京開幕。本屆博覽會采用了線上展覽融合線下活動的形式雙線聯動舉辦,共吸引了江蘇省近300家老字號企業以及北京、天津、上海、浙江等16個省市的140多家老字號參展。
從啟動儀式上獲悉,江蘇省商務廳等8部門出臺《關于促進老字號創新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共計五個方面16條舉措,進一步弘揚江蘇優秀傳統文化,加快推進江蘇老字號改革創新發展。
13. 江蘇3家企業入圍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全球獎
6月22日,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發布首屆中小企業“全球獎”入圍名單。我省南京中網衛星通信股份有限公司、蘇州英途康醫療科技有限公司、蘇州瑞派寧科技有限公司3家企業成功入圍。
14. 中江國際集團承建贊比亞項目竣工交付 講好共建“一帶一路”江蘇故事
日前,由中國政府援建的贊比亞國際會議中心竣工交付,贊比亞總統和中國駐贊大使出席儀式。近期會議中心將迎來非盟峰會,為促進非洲團結作出貢獻。
該項目由江蘇省省屬企業中江國際集團承建,總建筑面積2.4萬平方米,2020年初動工。
15. 南京“十五條”促進工業經濟平穩增長
6月21日,南京市召開新聞發布會,解讀新印發的《南京市促進工業經濟平穩增長若干政策措施》。圍繞促進工業投資、暢通供應循環、強化要素保障、優化營商環境4個方面,南京提出15項政策舉措,解決工業企業遇到的困難,提振企業發展信心。
16. 南高齒風電齒輪箱市占率連續9年全球第一
作為全球風電齒輪傳動領域的領軍企業,南京高速齒輪制造有限公司在風電齒輪箱全球細分市場占有率自2013年至今已連續9年排名第一。南高齒深耕齒輪傳動領域已超過50年,各類工業齒輪傳動產品在建材、水泥、冶金等行業完全實現進口替代。2003年,國內風電產業開始起步,南高齒選擇殺入風電齒輪箱領域,用了10年時間,便從默默無聞到全球市場份額第一,并保持至今。截至目前,南高齒風電產品國內市場份額近六成,全球市場份額超三成,已累計為客戶提供超過90000臺風電主齒輪箱。據了解,南高齒擁有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機械工業風電齒輪傳動重點實驗室等技術創新平臺,擁有涵蓋1.5兆瓦至13.6兆瓦全系列風電齒輪傳動產品族,獲得國家專利授權332項,其中發明專利16項。
17. 無錫至大阪國際貨運航線開通
6月19日中午,圓通航空YG9078航班搭載著電子元器件、醫療器械等相關產品從蘇南碩放機場飛向日本大阪,標志著蘇南碩放機場往返日本大阪的國際貨運航線正式開通。這是繼德國哈恩、美國芝加哥后,蘇南碩放機場開通的第三條國際定期貨運航班。
18. 無錫“小電動”連年出口增長超30%
近3年來錫山電動二輪車及零部件產業外貿出口額保持超過30%的增長速度,今年上半年預計增長超過40%。此外,新型儲能等有利于提升續航能力的“黑科技”加持,讓這個傳統產業煥發新的活力。
19. 前5月鎮江外貿進出口同比增長30.6%
海關統計數據出爐,1至5月,鎮江市外貿進出口總值400.1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30.6%,分別高于全國、全省22.3個和22.1個百分點,位列全省第3,實現壓力之下的逆勢上揚。尤其是5月當月,進出口總值94.8億元,創近10年新高,較去年同期增長45.6%。
20. 前5月蘇州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新增對外投資項目41個
2022年1-5月,蘇州市新增對外投資項目137個,中方境外協議投資額8.21億美元,位居全省首位。其中,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新增對外投資項目41個,中方境外協議投資額3124.6萬美元。
21. 江蘇蘇州:走出外資外貿“舒適區” 交出外向型經濟“答卷”
作為全省唯一的外資總部經濟集聚區,蘇州工業園區在疫情籠罩的不利因素下,外資引進逆勢飛揚。一方面,嘗試走出外資外貿“舒適區”,向更高價值鏈轉型攀升;另一方面,倒逼自身為集聚全球資源營造更好的條件,朝著總部經濟、創新經濟、外向經濟同步發力的新目標加速奔跑。蘇州工業園區匯聚各類外商投資企業近5000家,97家外資企業被認定為省市區各級總部機構,其中省級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及功能性機構56家,約占全省17%,涵蓋電子信息、高端裝備制造、生物醫藥和現代服務業等領域——這是開發建設進入第28年的蘇州工業園區,交出的一份外向型經濟“答卷”。
22. 192.6億美元!張家港外貿“成績單”亮眼
從張家港海關獲悉,今年前5月,張家港市外貿進出口192.6億美元,同比增長19.4%。值得一提的是,5月進出口總額為45.4億美元,同比增長20.3%,環比增長25.9%,刷新單月歷史最高記錄。
23. 世貿組織達成新冠疫苗知識產權豁免決定,中國作出重要貢獻
世界貿易組織第12屆部長級會議于6月12日至17日在瑞士日內瓦成功舉行。會議取得多項重要成果,其中就新冠疫苗知識產權豁免達成部長決定備受矚目。商務部世貿司負責人20日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中國為決定的達成作出了重要貢獻,在談判關鍵時刻發揮了建設性作用,展現了大國擔當。
24. 俄羅斯超過沙特成中國最大原油供應國 5月進口量同比增長55%
美國彭博社6月20日援引中國海關總署發布的數據稱,今年5月,中國進口的原油總量約為4582萬噸,其中從俄羅斯進口原油842萬噸,與上月的655萬噸相比增長了29%,與去年同期的544萬噸相比增長了55%。
25. 2021年非洲吸收外國直接投資流量創歷史新高 達830億美元
聯合國貿發會議(UNCTAD)近日發布的《2022年世界投資報告》顯示,2021年非洲吸收外國直接投資流量創歷史新高,達830億美元,同比增加113%(2020年為390億美元),增速僅次于歐洲(171%)和北美洲(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