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一、經貿政策
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 確定有序推進電子證照 應用的舉措 激發市場主體活力
二、經貿資訊
1. 我國數字經濟規模超45萬億元
2. 今年1至5月我國合同外資1億美元以上大項目實到外資同比增長40.3%
3. 香港回歸以來與內地貿易額增長超6倍
4. 國家鐵路今年前6月發送貨物19.46億噸
5. 前6月中歐班列累計開行7473列
6. 6月份制造業PMI回升至擴張區間
7. 6月物流業景氣指數回升2.8個百分點 市場供需兩端業務活動趨于活躍
8. 今年我國已新增退稅減稅降費及緩稅緩費約2.58萬億元
9. 海關總署出臺五項便利惠企舉措
10. 外匯局發布指引服務企業匯率風險管理
11. 《2022中國企業走出去全球風險版圖》發布
12. 人民幣在全球外匯儲備占比再創新高
13. 絲路基金與印尼投資局簽署投資框架協
14. 央行支持外貿新業態跨境人民幣結算
15. 落地生效滿半年,江蘇RCEP簽證出口貨值居全國首位
16. 蘇港經貿合作,兩個“第一”彰顯合作層次水平
17. 上半年江蘇中歐班列開行1015列
18. 江蘇省“一帶一路”國際友城交流周開幕
19. 江蘇“國際朋友圈”再擴大 “好友”數量居全國首位
20. 上半年南京國際班列開行數量增長137.68%
21. 中法(江陰)科創園啟動建設
22. 2022年上半年徐州中歐班列開行量同比增長91.7%
23. 常州智改數轉“十百千”工程全面啟動
24. 西門子電氣產品中國總部正式升級為中國及東亞總部,與蘇州高新區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25. 首屆南通國際家紡(春夏)交易會閉幕
一、經貿政策
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 確定有序推進電子證照應用的舉措 激發市場主體活力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7月6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中央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審計查出問題整改工作;確定有序推進電子證照應用的舉措,激發市場主體活力。
會議指出,穩住經濟大盤,既要實施好宏觀政策,又要持續推進“放管服”改革,更大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在加強法治政府和服務型政府建設過程中,推進數字政府建設、提升“互聯網+政務服務”水平,目的是增強市場主體創業和發展動力,是適應信息社會發展、提高政務服務效能的需要。要在確保信息安全基礎上,有序擴大電子證照應用。電子營業執照已有多年應用實踐,擴大應用范圍有利于便利市場交易,有利于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有利于經濟發展。要拓展電子營業執照在市場準入、納稅、金融、招投標等高頻服務領域應用,推進電子印章同步發放,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強化部門和地方信息共享,提升電子營業執照等互認度。選擇部分城市依法依規探索居民電子身份證試點,及時總結試點經驗和發現解決問題,推進完善相關法律法規。會議強調,要守牢信息安全。完善安全管理規定,提高安全防護能力,依法保護個人信息、隱私和企業商業秘密,做到安全可靠、便捷高效,讓群眾和企業辦事放心省心。對違規使用信息、濫用信息等各類侵犯個人和企業合法權益的行為,要依法依規嚴肅查處。
二、經貿資訊
1. 我國數字經濟規模超45萬億元
近日從工業和信息化部獲悉:近年來,我國數字經濟蓬勃發展,產業規模持續快速增長,已數年穩居世界第二。統計測算數據顯示,從2012年至2021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從11萬億元增長到超45萬億元,數字經濟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由21.6%提升至39.8%。
2. 今年1至5月我國合同外資1億美元以上大項目實到外資同比增長40.3%
近日從商務部獲悉:今年1至5月,我國合同外資1億美元以上大項目實到外資476.8億美元,同比增長40.3%,占我國同期實際使用外資的54.3%。
3. 香港回歸以來與內地貿易額增長超6倍
1997年至2021年,內地與香港貿易額由507.7億美元增至3603.3億美元,增長了6.1倍,年均增長8.5%;截至2021年底,內地累計吸收香港投資超1.4萬億美元,內地對香港非金融類直接投資存量超8000億美元。
4. 國家鐵路今年前6月發送貨物19.46億噸
7月2日從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獲悉,今年1至6月份,國家鐵路貨物發送量持續保持高位運行,累計發送貨物19.46億噸,同比增加1.02億噸、增長5.5%,日均貨物發送量等多項貨運指標創造歷史紀錄。
5. 前6月中歐班列累計開行7473列
今年前6月,中歐班列累計開行7473列、發送72萬標準箱,同比分別增長2%、2.6%。
6. 6月份制造業PMI回升至擴張區間
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6月30日發布數據,6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回升至50.2%,在連續3個月收縮后重返擴張區間。
7. 6月物流業景氣指數回升2.8個百分點 市場供需兩端業務活動趨于活躍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7月4日發布數據顯示:6月份中國物流業景氣指數為52.1%,較上月回升2.8個百分點;中國倉儲指數為53.9%,較上月回升3.7個百分點。
8. 今年我國已新增退稅減稅降費及緩稅緩費約2.58萬億元
國家稅務總局6月30日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6月25日,新的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累計新增退稅減稅降費及緩稅緩費約2.58萬億元,預計上半年新的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將新增退稅減稅降費及緩稅緩費約2.86萬億元。
9. 海關總署出臺五項便利惠企舉措
針對當前外貿企業的難點堵點,海關總署6月30日出臺五項便利惠企舉措,進一步助企紓困降低成本,促進外貿保穩提質。
具體措施包括:對于因疫情導致經營困難,無法按期繳納稅款并在規定期限內補繳稅款的,可以減免滯納金;取消企業辦理退運貨物免征關稅和進口環節稅專門申請的第三方檢測要求;免除企業辦理進境水果檢疫許可證提供存放場所證明材料;簡化進口涂料檢驗要求,不再核查《涂料備案證書》;調整優化進口原油、煤炭的檢驗要求。
10. 外匯局發布指引服務企業匯率風險管理
7月1日從國家外匯管理局獲悉,國家外匯管理局企業匯率風險管理服務小組日前發布《企業匯率風險管理指引》,幫助企業全面認識、科學管理匯率風險,助力企業提升防范匯率風險的意識和能力。
11. 《2022中國企業走出去全球風險版圖》發布
在6月28日舉行的2022中國企業走出去風險發布會上,針對中國企業“走出去”安全防范問題,會上發布的《2022中國企業境外安全風險防控工作范式》指出,中國企業在鞏固現有安全風險防控工作的基礎上,更加注重應對長周期風險,加強對“泛安全化”的風險研究,主動防范區域供應鏈風險,科學統籌安全與發展的關系。對境外新增投資項目要更審慎,要深入開展安全風險評估;對境外已投資項目要強化安全風險防控,提前做好應對準備。
12. 人民幣在全球外匯儲備占比再創新高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最新發布的“官方外匯儲備貨幣構成(COFER)”數據顯示,截至今年第一季度末,人民幣在全球外匯儲備中的占比達到2.88%,比去年四季度末提升0.09個百分點,再創紀錄新高。
13. 絲路基金與印尼投資局簽署投資框架協
近日,絲路基金與印尼投資局簽署投資框架協議,構建長期互利共贏的戰略伙伴關系,共同開發在印尼的投資合作機會。協議主要包含了雙方在項目遴選以及共同投資時需要遵從的原則性條款。絲路基金是由中國外匯儲備、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中國進出口銀行、國家開發銀行共同出資,圍繞“一帶一路”建設開展工作,通過以股權為主的多種市場化方式,投資于基礎設施、資源開發、產業合作、金融合作等領域,優先投向“一帶一路”重大項目儲備庫的項目。
14. 央行支持外貿新業態跨境人民幣結算
人民銀行近日印發《關于支持外貿新業態跨境人民幣結算的通知》,支持銀行和支付機構更好服務外貿新業態發展。通知自7月21日起實施。通知明確,境內銀行可與依法取得互聯網支付業務許可的非銀行支付機構、具有合法資質的清算機構合作,為市場交易主體及個人提供經常項下跨境人民幣結算服務。
15. 落地生效滿半年,江蘇RCEP簽證出口貨值居全國首位
截至目前,《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落地生效已滿半年。盡管當下國際貿易形勢復雜且新冠疫情反復沖擊,RCEP卻成為外貿企業的一顆“定心丸”。據海關和貿促會統計,今年上半年,江蘇省RCEP簽證出口貨值195億元,居全國首位。海關和貿促會共簽發RCEP原產地證書5.57萬份,相關企業享受RCEP其他成員國關稅減讓超1.5億元。
16. 蘇港經貿合作,兩個“第一”彰顯合作層次水平
香港是江蘇第一大外資來源地。截至2022年5月底,香港在江蘇累計設立投資項目33144個,江蘇實際使用港資金額2359.5億美元。港資持續看好江蘇營商環境,2022年1—5月,香港在江蘇投資項目453個,江蘇實際使用港資125.6億美元,同比增長28.1%。
香港是江蘇第一大境外投資目的地。截至2022年5月底,江蘇經核準在香港設立境外投資項目2005個,江蘇方協議投資額249.9億美元。
17. 上半年江蘇中歐班列開行1015列
7月2日從省交通運輸廳獲悉,今年上半年全省中歐班列保持良好發展態勢,克服計劃緊張、口岸擁堵、疫情反復等實際困難,累計開行1015列,同比增長45%,超序時進度6.8個百分點。
18. 江蘇省“一帶一路”國際友城交流周開幕
7月6日,由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江蘇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江蘇省“一帶一路”國際友城交流周開幕,來自43個國家62個與江蘇省建立國際友城或友好交流關系的外國省州、城市代表“云端”相聚,深化交流、共謀合作。交流周期間,省有關部門和各設區市將舉辦30多場各領域系列活動,啟動100多項交流合作項目。
19. 江蘇“國際朋友圈”再擴大 “好友”數量居全國首位
從江蘇省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獲悉,江蘇共與全球64個國家締結352對國際友好省州和城市,430多對友好交流省州和城市,總量穩居全國第一。江蘇省“一帶一路”國際友城交流周即將舉辦,屆時“國際好友”將齊聚一堂共襄盛會。
20. 上半年南京國際班列開行數量增長137.68%
今年上半年,面對國際局勢緊張、新冠疫情反復等不利影響,中歐(亞)班列“江蘇號”南京班列逆風飛馳,累計開行186列7651車,完成全年開行任務的71.5%,同比增長137.68%。
21. 中法(江陰)科創園啟動建設
6月29日上午,江陰舉行中法(江陰)科創園啟動建設暨法國達索(江陰)數字創新中心簽約儀式,推動雙方多層次合作邁上新臺階,為江陰產業發展注入新動能。
22. 2022年上半年徐州中歐班列開行量同比增長91.7%
江蘇徐州淮海國際港務區7月4日對外發布,2022年1月至6月,徐州中歐班列開行230列,同比增長91.7%;完成貿易額2.77億美元,同比增長53.9%。2022年上半年,徐州中歐班列出口貨物中,本地出口貨物貿易額約8000萬美元,占比約41%;江蘇省內貿易額約1.1億美元,占比達57%。
23. 常州智改數轉“十百千”工程全面啟動
目前,常州市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中推進“十百千”工程已全面啟動,標志著常州市正加快制造業“智改數轉”的步伐。
24. 西門子電氣產品中國總部正式升級為中國及東亞總部,與蘇州高新區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西門子7月5日在蘇州宣布,自2022年10月1日起,其位于蘇州的西門子電氣產品中國總部將正式升級為中國及東亞總部,其職責將擴展到覆蓋韓國、日本在內的東亞地區的業務。此次升級得到了蘇州市人民政府的全力支持。當天,西門子還與蘇州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進一步加強在蘇發展,打造包括業務拓展、產品管理、數字化創新中心、研發和制造在內的完整產業價值鏈。
25. 首屆南通國際家紡(春夏)交易會閉幕
7月2日從南通國際家紡產業園區獲悉,歷時11天的2022中國南通國際家紡(春夏)交易會閉幕。交易會期間,線上線下共產生交易額約50.7億元。